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瑞安市强保障、抓落实、重引导 积极规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
时间:2019-08-10 13:54:48 来源:市民宗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瑞安市以“四个一批”工作为基础,以促进场所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登记编号工作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强化“三个保障”,抓好“三个环节”,发挥“三个作用”,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强化三个保障,不断夯实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基础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1项标准、3个办法、7项制度”,即登记编号标准,民间信仰场所管理组织成立办法、活动审批管理、修缮管理办法和场所内部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促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强化人员经费保障。瑞安市民宗局增加领导职数1名、增设民间信仰科、增加人员编制4名,每年落实民间信仰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日常业务开展。同时建立乡镇、街道民间信仰工作联络员队伍,充实民间信仰工作力量。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壮大基层力量,压实一线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起“镇街全面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站所联动管理,联络员引导管理,村居协同管理,场所自我管理”的“六级联管”工作格局。

二、抓好三个环节,稳妥推进民间信仰事务规范建设

一是抓好日常管理。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服务大局,以登记编号工作为抓手,稳妥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快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合理布局进程。瑞安市民宗局按照全面动员,分步择优的原则,通过严把标准、健全机制、强化安全等三个环节,统筹开展登记编号工作,条件成熟一个,登记编号一个,严格把关,好中选优。有力改善了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整体状况,促进了民间信仰事务日常管理深入开展。

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牢固树立场所安全至上理念,明确场所主要负责人为场所安全责任人,对场所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同时,建立健全“市、乡镇、村” 三级民间信仰消防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2015年以来,瑞安市民宗局以登记编号工作为抓手,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场所794处,新增消防应急照明设施566处,疏散指示标志581处,灭火器2756具,完善消防安全设施527处,增加电气线路套管354处。全面禁燃大蜡烛,推广使用无烟环保蜡烛804处,已登记编号场所无烟环保蜡烛使用率达100%。全市115处场所安装了202套智慧式用电管理系统。

三是抓好财务监管。为进一步促进瑞安市民间信仰场所财务规范化管理,多方探索,试点先行,多种模式,率温州之先,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财务代理工作。根据各乡镇(街道)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不同的现实因素,区别对待,分批分类,通过乡镇级片区财务代理中心、委托会计公司代理、村会计核算中心代理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行登记编号民间信仰场所财务代理模式,推进线上做账,使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财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瑞安市已登记编号的834处场所,银行开户率100%。

三、发挥三个作用,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体现正能量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提升工程为载体,培育和提升瑞安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着力挖掘和提升场所文化内涵。组建优秀民间信俗编辑组,第一批计划完成56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民间信俗故事修编,逐步形成“讲述好故事,闪耀正能量”的民间信仰价值重塑新风尚。同时,结合场所文化故事主题,对场所内景和周边环境整修提升,使民间民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富独特的文化特色。

2、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淡化场所烧香拜佛的信仰功能,丰富拓展教化功能,引导规范传统活动。每年开展20场以上国学公益讲堂和传统礼仪活动,引导规范“曹村灯会”、“塘下排殿猪”、“陶山十八社拦垟福”、“莘塍庙会”等健康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不少于25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让民俗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积极打造普法爱国阵地,定期组织普法讲师团走进场所,以微讲座、微故事、微电影等形式向信众普及法律法规场所,2019年计划打造28处普法爱国宣传阵地。

3、体现社会服务功能。针对我市民间信仰场所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的现状,结合旧村改造、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创新推行“多庙合一”“控量提质”,破解场所发展瓶颈。如马屿镇江桥村将村内原有的7处民间信仰场所进行合并,节约土地2600㎡,规划建设后的新杨府庙与周边的国家级文保单位—石棚墓和山下的“荷塘月色”形成全新的民间信仰+文保单位+旅游景观新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场所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信仰,服务社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瑞安民间信仰界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1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