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间信仰故事
洞头区后寮村五显大帝宫:义薄云天英豪怀,恩泽百姓天地舒
时间:2022-04-08 09:26:23 来源: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洞头区东屏街道后寮村五显大帝宫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宫观坐西北向东南,后重新翻建,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仿明、清建筑风格,庙顶四角翘起,中脊飞甍,腾龙走兽,单进深带前檐,三开档面,檐前竖两柱,留正大门,大殿竖四柱,顶棚彩雕八卦,悬挂彩灯,左边墙壁油画“八仙过海”,右壁为“乐助牌”,置神船一艘,神座在正殿中央,建构精雕彩绘的神龛三档,左右龛前各建一龛供奉文,武神判。宫观内供奉五显大帝、观世音菩萨、许真君、二郎神、土地公等。    

传说中,五显大帝是五位盟誓兄弟,即显真、显正、显德、显明、显聪。他们五人原是行走在闽南一带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义士,初时各行其是,但均秉承“惩恶拯弱、除暴安良、济困扶危、救贫施爱”的精神,同道而为,救助了无数的穷苦百姓,被民众尊为“义侠”,却被官府视为劫盗,受到官府追捕。在逃亡中,五人偶然相遇,同途相护,便发盟誓,结为兄弟,并相聚在一座山头,招兵买马,护卫一方,深受民众拥戴。

当时,闽南沿海,倭寇作乱,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五兄弟为保一方安宁,毅然率领众兄弟加入官府的平倭大军,充当先头作战兵,屡次奋勇杀倭,屡立战功,五位兄弟都受皇封为官。为官后,他们一片赤心,报国安民,政绩显著,政声显赫,广受百姓好评。后来,他们年老归隐,五人同到山林古寺修身悟道,仙逝后被朝廷追封为“五显灵官”,民间称为“五显大帝”。


后寮村五显大帝是当地住民于清代从福建同安地方迁徙洞头时带入的,为祈求国泰平安,弘扬侠义正气,当地村民为其塑身造庙,每年正月十五日,五显大帝诞辰,信众都会自发集会,共庆平安。

长期以来,后寮村广大村民受五显大帝爱国爱民、行侠仗义精神熏陶,该村民风淳朴。在历任场所管理组的带领下,五显大帝宫主动参与“文明敬香”、“移风易俗”等工作,在“集体拜天公”活动中,前期积极参与宣传,引导广大信众提升安全意识,禁燃烟花爆竹,在清明祭扫期间,该场所主动组织人员,参与村居巡山工作,多方位参与村居平安工作、倡导文明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