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宗教  > 宗教知识  > 道教
怎样理解道教“尊道贵德”的思想?
时间:2014-12-01 0:00:00 来源: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道教“尊道贵德”的思想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道德经》云:“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矩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在道教界人士看来,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故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正道成道。
对于广大信道务道行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是立德,立德就是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忌、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老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征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站,基站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