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多举措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提升工作 | ||||
|
||||
乐清市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众多,2018年乐清市民宗局积极响应温州市局在年初推出的“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程,多举措扎实做好当年我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提升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重视,做好组织保障。乐清市民宗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收到文件后立即成立了由分管领导郑锡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乐清市局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内容。4月23日乐清就印发(乐民信办〔2018〕2号文件,《关于转发温州市民宗局《关于推进“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民间信仰场所提升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此项工作,落实具体负责的分管领导及具体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内容和要求,细化和制订各地“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作计划,确保今年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是夯实基础,做好软件服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推进“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程,乐清市民宗局积极做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管理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确保登记场所:有健全的管理组织;2产权清晰,无财产纠纷;做到文明敬香;对符合要求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积极进行审核,做好数据储备工作。例如4月10日,城东街道民宗所对2017年暂缓登记编号的1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实地排查。初步确定黄良村白鹤大帝殿、黄良村黄良庵、珠垟村云美堂三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为2018年的乙类登记编号场所,近期将相关科室进行审核。4月11日,北白象镇积极组织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工作。 三是整合环境,做好控量提质。在乐清全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际,乐清市民宗局以此为契机要求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细化措施任务,明确要求标准,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生态建设和整体面貌不断提升。当前25个乡镇(街道)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均已进行一次环境提升工作,同时部分乡镇(街道)还会同消防、执法中队、食安办等部门经常深入到部分有影响力的场所开展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给宗教场所发出限期整改通知,要求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进行整改,确保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提质效果明显。 四是场所走亲,做好故事挖掘。“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创建过程中,场所、景观易创,故事难讲,该局认识该问题后,积极组织25个民宗所开展故事挖掘工作。在5月2日,城东街道就组织专人参观了芙蓉镇龙岩道院院内的胡公大帝殿、院外的橱窗栏、走廊过道的荣誉墙、道院门口的功德碑等处,认真了解龙岩道院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并和龙岩道院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询问龙岩道院的场所日常管理情况。同时双方就弘扬民间信仰优秀文化这一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升场所的形象和文化品位。5月18日乐清市民宗局就组织25个乡镇(街道)民宗干部共计30余人赴台州考察学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先后走访了白枫桥庙、黑旗庙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认真听取了场所负责人关于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介绍,并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他们场所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亮点做法。 下步、乐清市民宗局将通过多方举措有效推进一批重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文化修编,把各个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蕴含的正能量,通过整编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富含哲理、向上向善的民间信仰故事来传延,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能传递弘扬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