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宗教  > 宗教场所  > 天主教
周宅祠巷总堂
时间:2019-08-15 11:18:57 来源:市民宗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该堂为温州教区主教座堂,坐落市区周宅祠巷,建筑面积698.25m2。清光绪二年(1876),由花柳塘迁来。十年(1884)十月四日,中法战争中被民众焚毁。
十四年(1888),在董增德本堂神父经营之下,筹集了一笔资金,开始奠基动工营建现今尚存的新圣堂和已毁于二战的神父住宅。宁波赵保禄主教(法国籍)亲自来温参与设计作图,国籍傅貌禄神父负责主持,不辞辛劳,亲自往丽水、龙泉等地区原始森林采购高大木材,现场监工,管理工地等,付出了很多心血,经过三年时间,于十七年(1891)一座规模宏伟、美轮美奂的哥特式大教堂落成了。大堂面阔17,5米,深度35,5米,钟楼35,5米,共计六层,呈四方六角尖塔式,伞状屋顶,弧拱长窗,梅花大柱,上饰宗教图案,圣堂占地面积为698,25平方。
大堂落成时,钟楼尚无尖塔,堂背盖有瓦片,到冯烈鸿神父(法籍)来任温州本堂后。二十七年(1901),将堂背瓦片换以瓦愣铅板,红色油漆,同时钟楼加建六层尖塔,大堂显得非常雄伟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温州市最高建筑,登上钟楼顶层,开窗远眺可俯瞰全城景物。
大堂东面有五间坐北朝南神父楼房住宅,和大堂同时落成。这是一座法国式二层楼房,淡黄的墙壁,白色的花饰,上下层都有长廊栏杆,中间为会客室,宅前有小花园,廊栏上摆满盆花,粉红色的蔷薇花爬上楼廊,春天花开,清香扑鼻。花园中一年四季不断开满鲜花,靠近圣堂一角,有一小水池,上竖葡萄架,葡萄成熟时,一串串葡萄令站在花园栏杆外的孩子们看了馋涎欲滴!园中曲径迂回 ,小桥流水,风景幽雅,园中近圣堂一角有一株非常高大的南洋棕榈树,枝桠高达堂背,迎风摇曳,好像在呵护着大堂,又像在欢迎教友们来堂。
抗日战争中,神父住宅和花园,遭受日本侵略者狂轰滥炸,成了一片废墟。现有2幢楼,1幢为冯烈鸿民国二年(1913)所建;东首另1幢7间神父楼连同其旁3间楼,为顾保禄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所建。另还建有办公及职工生活平房39间。整个天主堂男堂建筑面积3300.96平方米,占地8.855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期间,改为厂房。1982年,落实政策,翻修后,次年圣诞节恢复活动。1985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 址:温州市鹿城区周宅祠巷38号
负责人:朱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