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四个建设”抓好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 | ||||
|
||||
永嘉县通过加强“四个建设”,即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场所建设、政治建设,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水平。 一、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法治化管理。一是发挥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制定了《永嘉县民族宗教(民间信仰)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述职机制,促使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履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推进阵地建设全覆盖。在各村(社)设立统战工作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压实基层责任,夯实统战基础。推进宗教巡查,指导村社落实好宗教巡查制度,织好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管理的“一张网”,实现抓早、抓小、抓常的目标。三是推进干部培训。积极做好基层宗教干部业务培训,推行专题培训、读本自训、以会带训、督导促训、干中实训等“五举措”,不断提升宗教干部依法管理宗教业务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常态化管理。一方面,健全责任机制,相继制定完善了《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等制度,突出强调了宗教工作的主体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倒逼责任落实,压实两级责任,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宗教工作月巡查报告制度》《宗教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工作制度,从源头上抓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三、加强场所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一是抓好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抓住宗教活动场所这个重点,以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为着力点。规范场所“六进”工作,在全街道宗教活动场所全面铺开了升挂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宗教活动场所公示牌等“六进”工作。二是规范场所财务管理。全街道各宗教活动场所健全了管理组织,制定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公账,设立公共账户,定期公开财务收支,做到管理规范,手续完备,主动接受监督。三是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在全街道各宗教活动场所,认真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储备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人员进出场所必须扫健康码、登记在册,切实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局面。 四、加强政治建设,推进人性化管理。一方面,突出宗教团体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宗教团体章程,各宗教团体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建立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提高政治意识,提升法治管理水平。突出代表人士榜样引领作用,安排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学习会、情况通报会、协商会,了解情况、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引导宗教界代表人士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带头依法依规依章办事,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