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90/2022-0000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民宗局 |
成文日期 | 2022-04-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 ||||
|
||||
2021年,市民宗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民宗委的正确指导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行省”“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省”目标要求,为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作出积极贡献,为“平安护航建党百年”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今年以来工作情况 (一)强政治,抓双建,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过硬 1、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先后17次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发挥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学习5次,集体研讨3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宣讲,为机关党员、基层群众、民族宗教界人士讲党课、作报告14人次。各党支部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520”党日活动8次,互动交流25人次,体会文章33篇。开展“致敬美容师·夏日送清凉”“双报到双服务”“七一”慰问等活动,走访离退休老党员8人、“第一书记”结对所在村困难党员5人,向7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推进完成解决文成峃口村、苍南大坪村等实事项目和难题积案10个。 2、推动机关双建工作见行见效。深化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开展以“学理论、学党史、学条例、学先进、学方法”五大主题教育培训活动。持续培育“四化”示范和“双强”党支部,创新“520”“节节高”“同心圆”等党建工作品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落实更加严肃规范,坚持以“双建”促业务,以服务中心工作实效,检验“双建”工作水平,“520”党日活动获2020年度市优秀机关党建创新项目。 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级压实责任。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谈心谈话40余人次,紧盯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加强重点项目监督,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建立干部廉政档案30份;常态化开展党规党纪和廉政警示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今年以来,我局没有发生“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没有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 (二)重发展,促融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加强党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领导。10月,温州市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共同富裕新阶段,提出联动推进:共同富裕帮扶机制系统化、民族乡村绿色发展均衡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民族事务社会治理现代化、共有精神家园创建品牌化等“五化争先”,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民族工作新路子。 2、打造共同富裕温州区域样板。科学编制温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规划,“成环连带立轴”推动民族乡村发展整合蝶变。落实市民族专项资金500万元,县级民族专项资金896万元。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文成县畲之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平阳县民族乡村振兴红色领航示范带、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和竹里畲族乡联合打造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区域、泰顺县罗阳镇“古韵·逸境”乡村振兴示范带、苍南县莒溪镇畲家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等5条例入省级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区)培育名录。司前畲族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单位。 3、推进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第十一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成功在苍南县举办,第三届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在水头镇新联村开幕,文成县首届中医药(畲药)养生文化节暨周壤镇第二届栀子花节圆满举行,成功打造文成西坑畲族镇“周定烈士纪念馆+毛泽东像章馆+让川畲家长桌宴”红色+特色旅游品牌,文成县乡贤纷纷返乡投资旅游业,龙麒源度假区、悦慢民宿、侨家乐民宿等产业均已投入建设;成功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和全市民族干部培训班,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型农民,在民族乡村带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领头羊”。 4、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于4月成功换届,14家单位入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585个文化礼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石榴籽家园”,各类送医送药、送文化等活动纷纷在文化礼堂开展;温州市委党校成功创成省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平阳县民族系列主题公园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鹿城区南郊街道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最美“枫景”和“石榴籽”特色品牌,组建“三方网络”“三张清单”“三级研判”的工作机构,被省民宗委推荐参加全国评选,苍南县灵溪镇设立“民族融合”工作室,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5、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鹿城和瓯海两处来温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全年累计开课30余次,培训人数500余人次,并赴平阳省一大旧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活动;温州市第十二届“手拉手·爱我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学生夏令营活动在温州市少年宫开营;在温州APP开设“民族团结进步百日故事会·献礼建党100周年”宣传专栏活动,最高点率达到33000多,在全社会引发较大反响,其中13篇稿件被“中国蓝”媒融体采用转载刊登。 6、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发展硕果累累。歌舞节目《各族人民心向党》,参加“党恩人民颂 各族一家亲”浙江省各族群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展演;音舞说唱《一家亲》、独唱《牧笛》获评来浙少数民族同胞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果汇报会“优秀节目”;苍南县民族中学代表浙江参加2021年民体杯全国蹴球、陀螺比赛,获蹴球女子单蹴二等奖等3个奖项,获陀螺女子团体项目三等奖等2个奖项;平阳武术学校代表浙江参加2021年民体杯全国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比赛,获得板鞋竞速女子100米项目二等奖等5个奖项。 (三)夯基础,抓重点,推进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动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一是引导宗教界加强党史学习。结合“四史”、庆祝建党百年,组织宗教界开展“红色之旅”“五教同行·奋进新时代”“四合院沙龙”等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受众达1.5万人次,“四合院沙龙”还被人民政协报刊登报道。二是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和宗教界人士培养。深入实施“同心同行·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指导市佛协制定出台《“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温州佛教僧才培育规划》,批准市佛协内部增设温州佛教国学讲堂、温州佛教梵呗音乐基地等十个僧才培育机构,2021年连续举办3期会长论坛。举办市基督教“两会”第二期教牧人员培训班,全市基督教界220余名教职人员参加培训。三是引导宗教界积极开展宗教中国化系列活动。精心组织“同心向党·百年辉煌”--庆祝建党百年温州佛教书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祈福晚会暨观音圣诞梵呗音乐祈福晚会”、“听党话 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等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浙江省汉传佛教仪规第六期培训班、省道协第七届玄门讲经暨第三届全真派冠巾法会在温举办。积极开展第7届“寻梦中国,正言正行”汉传佛教讲经交流、纪念弘一大师驻锡温州100周年、“清静无为·正己化人”道教玄门讲经交流会等活动。 2、持续做好宗教场所平安创建。一是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严峻复杂时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从紧从严采取疫情防控举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23条举措。6月发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后,瑞安、平阳、龙港第一时间实施“双暂停”。其他地区减少举办宗教活动数量,压缩活动时间和规模,实现了宗教领域疫情事件零发生、人员零感染,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深化平安创建工作。落实民宗系统意识形态、国家安全、平安创建和安全生产领域主体责任,组织召开民宗领域安全工作视频专题会议,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开展宗教活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百优”建设。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全市开展“法律讲座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2401场,79家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培育对象。“五进”宗教活动场所5323次,参与人数达8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800多份。 3、做好民间信仰管理工作。推进“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建设和场所整治提升,探索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场所39处。推进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回头看”,全市各地共取消登记编号场所33处。市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研究会成功换届,第十一届中国·洞头妈祖平安节成功举行。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谋定“高起点、走前列、保稳定、出经验、做贡献”工作思路,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再接再厉,为“重要窗口”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机关党建全面进步 一是深化双建工作。加强对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的组织领导和部署推进,争做第一批模范机关建设先建单位和引领型清廉机关。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三是建强组织堡垒。持续深化“520”党日活动、“节节高”党建联盟、“同心圆”攻坚行动创新载体,争创“四化”示范党支部、“双强争创”党支部。四是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形成责任传导工作闭环。大力度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五是锻造过硬队伍。从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打造善作善成干部队伍。加强机关群团工作,发挥同心聚力作用。 (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全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开展“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教育宣传阵地。二是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对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管理和服务,以“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工程为载体,培育石榴红家园20个、驿站20个、工作室20个、志愿服务队5个、宣讲团3个、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礼堂示范点20个。三是实施扩中提低改革“共富”行动,推进“三级四纵”立体式结对帮扶格局,重点打造“好畲居”,创新举措提炼工作经验,推进民旅+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培植一批民族乡村网红打卡点,促进共同富裕。 (三)持续推进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开展五大宗教团体宗教中国化宣讲活动;培育省级7处、市级20处、县级60处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二是深化从严治教。健全宗教团体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构建从严治教考评机制,探索建立“一年一述职、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考核、一年一巡查、一年一审计”内部管理机制。三是推进突出问题依法综合治理。实施“十百千万”普法工程,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巩固深化专项治理成果。四是推进数字化改革,提升基层宗教治理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