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城太卢宫:承载卢氏精神 世代守护百姓 | ||||
|
||||
在温州市经开区沙城街道,这一个背靠大罗山,东临大海的小镇,有着“圣师后裔”的美称。在镇上的七四村,有一座已有近500年历史的太卢宫。 太卢宫占地面积120㎡,房屋建筑面积100㎡,供奉神像总数5尊。其中一女神,人们尊称“卢氏娘娘”。相传这一位卢氏娘娘,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婢女,到底是什么缘由,可以逆袭成为500年后,后世依然铭记和敬重的“娘娘”呢?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无私育人、舍身救人可歌可泣的故事。 相传明世宗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时任文渊阁大学士的浙江温州府永嘉人张璁,次年奉旨还乡祭祖。张阁老有一妹,嫁给七甲三宅项姓第三世祖为妻,项家世代为农,勤劳俭朴,虽略有薄财,但对下辈的文化素质教育一窍不通,张老深为遗憾,特将京城带回的一位婢女赐给妹家,帮其教 卢氏跟随张阁老来到温州后,非常喜爱温州的自然山水风貌和气候,所以,当张阁老提议让卢氏留下帮助项家人教育后代时,卢氏欣然接受。 兰质蕙心、聪明伶俐的卢氏,很快就适应了南方的生活习惯,学会温州方言,为人师表,热衷教育后辈。卢氏对当时地方文化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乡亲们对她称赞不已。 育下辈外甥男女。这一位婢女姓卢,是京城人氏,虽然年纪尚轻,但是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才女。 嘉靖八年(1529)二月十三日,春光明媚,江南水乡别有一番景色。卢氏流连河岸,陶醉在如斯春景中,突然听到一声尖厉叫声,于是她抬目循声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后畔房凼”河边有两个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不慎掉进河里,正在河水里拼命挣扎,眼看慢慢沉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卢氏女不顾一切,飞跑过去,想都不想纵身跃入河中,这位从北方而来,不熟水性的勇敢女性,救起了两个孩子,但是,卢氏却在救人的途中,不幸身亡。 这一位正值花季年华的才女,这一位来自京城不识水性,却奋不顾身救人的好女,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定格在七四村的河岸边上。 随后张阁老闻讯,深为感叹,本想奏明皇上,赐封卢氏,但摄于卢氏出身低微,难以启齿,固致函三宅妹家,立庙祭祀,取名“太卢宫”。乡亲父老深为感念,定二月十三为纪念日,常年香火不绝。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太卢宫仅保留木雕雌雄狮子一对,做工精良,艺术高超,是稀世珍宝,如今还留在梁柱之间,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殿宇之雄伟。 为了弘扬卢氏这一种无私教育、舍己为人的精神,1992年,七四村对太卢宫进行扩建,今天的太卢宫建筑独具匠心,风格古色古香,内有报纸书刊,名人壁画,环境优雅,并辟有老人香客的栖息之地。 近500年以来,太卢宫香火旺盛,善男信女馨香祷祝,络绎不绝。太卢宫,这一座承载着卢氏精神的宝贵载体,世世代代守护着一方百姓,直至永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