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依托山海文化特色,助推旅游促“三交”发展 | ||||
|
||||
苍南县坚持以旅游促“三交”,进一步抢抓机遇、找准定位,切实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将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农文旅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是破解交通“血脉不通”,助力“三交”脉络畅通。苍南县民族乡村散落在群山之间,受地形限制,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一度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各民族乡村发展面临巨大的交通束缚。交通作为民族地域旅游发展的制约要素,已经成为旅游促“三交”最大瓶颈。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苍南县打破民族乡、民族村山区封闭空间交通壁垒,168黄金海岸线、228国道、矾藻线、桥莒线等,多条公路管网为民族乡村发展插上腾飞翅膀。民族乡村中面临的交通瓶颈得以破解,玉苍山景区、渔寮景区、炎亭景区等旅游重点区块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赤溪流岐岙村、桥墩下垟村、矾山中岙村、霞关三星村等等一大批民族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山区民族村交通循环逐步打通,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了便捷畅通的出行环境。 二是打造山海“品牌力量”,助力“三交”特色彰显。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苍南全域旅游人次已突破千万,创历史同期新高,旅游总收入首破百亿元大关,第五年连续入选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较去年提高了37位。2024年超百亿投资蓄势待发。苍南县坐拥全国少有的山海兼具的自然海岸线,海岛、沙滩、渔港、古村、海防遗址星罗棋布,“半城玉海半城山,无尽蓝绿在苍南”。交通瓶颈解决后,山区以及滨海特色民族村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凸显,原生态的乡村风土以及浙南滨海资源成为“吸金石”,苍南发挥了旅游带动民族乡村发展以及交往交流作用,深入实施研学资源挖掘行动,推动民族地区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比如赤溪镇“听海驿站”露营基地、霞关镇历史传统古村落、桥莒共富精品示范带、岱岭云遮野奢综合体等,有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串珠成链的特色景点形成“品牌力量”助力民族乡村振兴,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三是挖掘文化“软性实力”,助力“三交”讲好故事。有力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注重挖掘文化资源中蕴含的铸牢价值,增强旅游活动文化品质,依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民族乡村优势,全力推动民族古村、畲医畲药、畲绣、点色剪纸、民族摄影等,着力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利用苍南自身民族体育的强项,不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推广,使其走进乡村走入景区,使其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锦上添花”。推出一批具有浓郁苍南当地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品,注重宣传、品牌设计、民族文化植入、销售渠道等,有利提升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带动农民增收,助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