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民族  > 民族村
洞头区寮顶回族村
时间:2024-09-09 15:05:27 来源: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走在位于温州洞头区东屏街道寮顶回族村的村级公路上,两边是高高的大树,远离城市的喧嚣,鼻尖上感受的是清新的空气,耳边听到的是小鸟的鸣叫。

公路的尽头是一排石头房,房前栽着的柚子树、桑树,村中弯曲的小道,小道边的石头房前的菜地……初识寮顶回族村,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静谧的田园画卷。

位于洞头岛城东北面的寮顶回族村,辖3个自然村,总户数359户,总人口950人,总面积0.76平方公里。其中,回族人口374人,是该区回族人口的主要集聚地。2002年9月,该村成立少数民族村,成为洞头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具有独特的回族文化元素,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岛山居资源,是一个“绿色、富氧、清静”的密林养生天堂,曾获评省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温州市十大魅力村寨、温州市十大最美村庄等称号。

作为洞头区首批“花园村庄”建设实施村之一,寮顶回族村的发展定位是以村落的景观建设为形、以回族文化挖掘为魂、以培育“本色民族,绿色生态、红色军旅”的美丽经济为基,全力打造温州民族特色旅游村。

“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是寮顶回族村的花园村庄建设的特色,在村庄的整改中我们将会融入一些回族的民族元素,同时,还将建立少数民族乐器馆、服饰馆,提高民族特色村寨品位。”洞头区下派寮顶村花园村庄攻坚组组长黄途强介绍,整改后的寮顶回族村将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是旅客在洞头区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也是回汉两族情感交流的重要基地。

全体动员打造美丽“花园”

“‘花园村庄’建设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要把村庄建设得更加清洁美丽,这当然能得到村民的支持。”黄途强告诉记者,攻坚组入驻以来,就通过张贴横幅标语、发放倡议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支部会,特别是利用在外村民清明节返乡祭祖的时机,广泛宣传花园村庄建设的目的、意义。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动员,努力提高花园村庄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激发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花园村庄建设。截至目前,该村957名村民通过动员,共认建认捐1007400元,为花园村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基于村里劳壮力大多在从事养殖及外出经商、务工的原因,村中妇女们地位高、老协成员德望高、志愿者激情高的特点,在攻坚组和村“两委”的领导下建立了专门的队伍,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并影响广大村民参与化解矛盾、和谐邻里、环境保洁。如组建寮顶回族村好厝边义工志愿分队参与环境整治,发挥村老协队伍管理村居卫生环境,组建腰鼓队用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寮顶花园村庄建设是立足于序化、洁化、绿化的基础上抓提升,建设内容上突出‘美化、文化、香化’的目标导向,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抓村居景观的提升和文化创意融入。”黄途强说,目前村里的桂花公园等工程基本完成建设。

盘活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环境提升和文化融入的工作上了轨道之后,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盘活特有资源,发展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黄途强告诉记者,根据该村生态的优势,他们准备重点从引进项目,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寮顶回族村的外出人员大多是在外从事铝合金(幕墙)加工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们有了一定的积蓄,也有了回乡发展、回馈家乡的意愿。“如果我们把村庄打造好了,为他们提供了好的发展条件,就可以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发展。”黄途强认为,村里外出青壮年如果能够返乡就可以为村里带回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村里的人气兴旺一点,这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帮助。

此外,在产业上该村也有许多可开发的项目,如空置的石头房为发展民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已建成的观景台为游客观光旅游提供便利,紧邻后寮水库的土地可发展生态农庄,闲置的部队营房、防空洞可挖掘军旅体验游……

记者从洞头区下派寮顶回族村花园村庄攻坚组了解到,针对军旅体验游项目,该村已积极与军分区负责同志对接,目前进展顺利。“生态农庄”项目已确定为村中吴姓兄弟二人携资金从北京回乡创业项目。项目预计占地50多亩,集合种植、观光、采摘、养殖、垂钓为一体的旅游开发项目。目前,该村已积极开展涉及辖区的土地摸底调查,并着手考虑村集体、村民、吴姓兄弟三者间的经营模式。

海上花园建设,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寮顶回族村将以花园村庄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回族文化内涵,培育发展美丽经济,将寮顶打造成温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将与周边垅头湾项目、岙仔旧村改造项目,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形成集具山海特色的垅头湾休闲旅游带。

曾经,寮顶回族的先祖就是船行路过,闻着桂香才寻得此处,未来会有更多人踏着花园村庄,来到寮顶这片“回味”无穷的福地走一走、看一看。